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机电学院始终以“全员覆盖、全程跟踪、全方位赋能”为目标,构建起 “思想引领+能力培养+职业规划+生活关怀”的立体化指导体系,让每一位本科生都能在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赛道。

创新机制:从“大水漫灌” 到 “精准滴灌”
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难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本科生导师制正可以补上这一短板。学院根据《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明确导师职责,要求导师与学生每学期集体指导至少两次,“一对一” 深度交流至少一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任何困惑都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线上交流,尤其是需要学业帮扶和心理支持的学生,学院构建“多方联动”的协同育人体系,重点关注,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精准施策。
特色指导:让成长有“温度” 更有 “深度”
“导师不仅是学业上的引路人,更是生活里的贴心人。”在导师制实践中,学院鼓励导师结合自身优势与学生需求,打造特色指导模式:有的导师组建“学术兴趣小组”,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科竞赛;有的导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谈心谈话、团体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同时,导师根据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形式,大一阶段,重点指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帮助学生找到成长方向;大二阶段,结合学生兴趣推荐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培养创新能力;大三阶段,聚焦考研、就业、留学等方向,提供个性化规划建议;大四阶段,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求职面试,助力顺利毕业。
硕果累累:育人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成效逐步凸显。在科研创新领域,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质量逐年上升,每年本科生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高水平论文1-2篇,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人数每年高达600余人,年均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50余项。
“本科生导师制是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我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完善导师制运行机制,加强导师培训,丰富指导形式,让导师制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航灯”,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本科生导师制是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学院将继续完善导师制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导师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丰富指导形式,确保导师制工作落到实处,让导师制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航灯”,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