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天,学校2024-2025赛季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总决赛即将拉开帷幕。这是继去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颁布后,我校举办的第一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为助推东林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实战擂台、成长 舞台、交流平台。“优作风、强能力、担使命、育新人”的12字大赛方针,恰好与12名参赛选手数量吻合,4名“机电之选”也正在做最后的冲刺和努力,带着学院的期许、师生的期许、学校的期许。
其实,这,也是教育的期许。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国教育大会的号角、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的出台,为本次大赛赋予了太多太多的背景,也对这支长期以来被信得过的队伍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般的更高要求。以机电学院为例,在紧张忙碌的备赛之余,还“见缝插针”地组织了三期辅导员充电站,持续加强队伍培训和专业培养力度,引导辅导员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提升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居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六大特质”之首,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首要地位和引领作用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建设好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充电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更是必备的。
曾几何时(直到现在),辅导员经常被误读为保姆、保安、保洁、保护的代言词,但随着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入人心,这种认识上的迷雾正逐渐散去,“辅导员”工作职能也被再审视、再重构、再定位。新时代的辅导员自画像至少可以这样构思:保姆式的基本功、当朋辈的有用功、抗击打的硬气功、能AI的额外功,以久久为功换得圆满成功,在潜心育人、安心从业中破茧成蝶、破茧成角。
春风十万里,十万好消息。期待参赛选手捷报频传,祝福东林思政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