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迎新,落实“双新”教育,更有方向性的培养2017级新生,更好地实施学校“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促个性、敢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机电工程学院从“新生第一课”入手,于2017年9月20日在成栋楼713邀请我校理学、外语、信息、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基础课教师共同座谈,积极沟通,群策群力,探讨授课模式、细化授课内容,共同谋划如何讲好“新生第一课”!
本次座谈会得到了教务处与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教务处刘志明副处长、信息学院董本志副院长、机电学院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学院各专业负责人、2017级辅导员全部参与了此次活动。
座谈会上,机电工程学院刘九庆书记首先介绍了此次座谈会举行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新生第一课的重要性,提出要引导学生适应大学课堂、加强专业与基础课程的紧密联系、通过协同培养加强学风建设。张佳薇副院长就主修课程、专业特色、就业去向等内容,对学院各专业进行一一介绍,使各基础课教师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座谈会中,外语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和机电学院的多位教师,依据各自以往的授课经验和对机电学院学生的了解,提出如何更好地将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接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如何加强现代信息检索能力、如何增强学生对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兴趣、如何在专业介绍中强调基础课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各专业负责人也与基础课教师就授课内容、形式,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做了细致地交流。
会议的最后,刘志明副处长做了简要的总结,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新生第一课”是“双新”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以百倍的责任与热情讲好“新生第一课”;基础课的授课质量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厚基础”、“大类招生”对基础课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符合专业需求的基础课是人才培养中关键环节;积极沟通,群策群力是讲好“新生第一课”的重要手段,此次座谈会的举行,目的在于听取专业意见,建立起基础课教师与专业教师、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密切交流,以学生为本,做好专业顶层设计,为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开局。
通过此次会议,基础课教师对机电学院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上好“新生第一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